第二百四十七期
更新时间:2016-07-01 12:00:00 来源:

本期导读:2014年1--10月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浙江半导体协会积极推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4年会在香港科学园隆重召开;紫光赵伟国:2020年集团IC年产值誓达100亿美元;美媒:中国海外收购 芯片替换石油;可穿戴设备芯片八大主流供应商实力对比;关于杭州市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2015年网上技术市场成交等产业化项目经费补助申报工作的通知

本地要闻

2014年1--10月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来自浙江省经信委电子信息行业管理办公室。前10个月全省电子信息行业继续延续三季度以来稳步增长态势,生产、效益、新品投入、创新等指标普遍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和去年同期,软件继续快速增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引领增长,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带动性增强,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907.8亿元,同比增长8.8%,比全省规上工业和去年同期增速提高2.1个和1.1个百分点,又比上半年高0.3个百分点。由于去年生产呈现前低后高的增长态势,尤其是四季度基数相对较高,1-10月增速比1-9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但总体看我省电子信息行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仍处于高位,年内增速持续高于全省规上工业。1-10月完成总产值、销售产值分别增长7.4%、6.9%,增速均高出全省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
出口继续回暖,增速明显提升。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出************货值1454.2亿元,同比增长5%,在1-9月增长4.5%的基础上又提高0.5个百分点,扭转近两年来持续下滑的局面。1-10月我省通信系统设备、锂离子电池、广播发射电视、音响设备、光纤光缆和电子专用设备出口分别增长37.2%、68.1%、39.7%、28.5%、22.5%和25.5%,均高出行业平均水平,智能手机、网络设备、数字安防、LED、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形势较好,前10月全省智能手机出口907.8万部,同比增长49.5%;集成电路出口9.18亿块,增长48.9%。
内销稳中有进。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内销产值3420.4亿元,同比增长8.57.6%,分别高出全省规上工业和前三季度2.6个和0.9个百分点,内销占比达72.7%,内销对全行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7.6%,拉动全行业增长6个百分点。尽管出口持续回暖,但内销仍是增长的主动力,对行业增长贡献起着决定性作用。
今年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企业效益质量明显提升,年内利税、利润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税、利润426.1亿元、30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和17%,分别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8.2个和8.1个百分点,尤其利润增速是全省工业的2倍,利润占全省规上工业利润比重达到11%,对全省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到20%以上,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74个百分点。全省电子信息行业加大“三新”研发,加快推进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产品高附加值,加强成本控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前10月电子信息行业主营成本增幅低于主营业务收入0.8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3.9元,比上年同期降低了0.8元,比全省规上工业(每百元收入中成本)低1.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6.4%,高出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和全省规上工业2.4和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亏损额进一步收窄,企业亏损面为17.9%,比9月末下降0.8个百分点,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亏损额同比下降11.2%,亏损企业数比年初减少了457家。
前10月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289.3亿元,同比增长23.5%,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8个百分点。新品产值率屡创新高,已连续新产品产值率达46.9%,创年内最高水平,高出全省规上工业18.7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新产品产值率均超过45%,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我省工业新产品的高产区。
前10月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26.9亿元,同比增长13.2%,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69%,高出全省规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比1.53个百分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计算机通信行业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总额位居全省各行业首位,研发投入力度明显高于传统产业。
前10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高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幅3.7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利润增长贡献提升,销售利润率达到10.1%,对当前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通信网络、集成电路、光纤光缆、电子信息材料和光伏设备及元器件等行业增长态势良好。前10月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电力电子元器件、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和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1.3%、19%、37.9%、28.5%和39.6%,领跑行业增长。集成电路产业新品开发不断加快,1-10月新品产值率高达52%,销售利润率达到7%,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软件产业持续稳步增长,收入、效益、出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前10月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791.1亿元、利税总额614.2亿元,利润总额46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9%、34.9%和29.8%。
前10月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30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1275.2亿元和142.8亿元,分别增长15%和21.7%,占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3120家)26.9%和4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11.2%,是行业利润率的1.75倍。软件10强企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747.5亿元,利润总额365.1亿元,分别增长35.6%和31.4%,占全省软件行业(2057家)的41.7%和78.9%。电子商务、通信网络、云计算、数字安防等产业发展迅速,华三通信、富通、天猫、淘宝、海康威视、宁波奇美等6家企业主营收入超百亿元,阿里巴巴、华三通信、海康威视3家企业前10个月实现利润352.9亿元,同比增长33.4%,占全行业利润总额比重达到52.3%,对行业贡献突出达到67.2%,拉动全行业利润增长16.3个百分点,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主引擎。

 

浙江半导体协会积极推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发布以来,在国内引发继2000年国发18号文件发布以来新一轮投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高潮。继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市先后发布具有震撼力的地方版集成电路产业扶持政策后,近期安徽、甘肃、山东、湖北、四川、陕西等地陆续跟进出台并即将出台各具创新和地方特色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一幅竞相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熊熊大火迅速燃遍半个中国。
浙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要基地,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作出许多重要贡献,但由于多种原因,我省在近十年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黄金时期却显得步履蹒跚,在全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地位明显下降。目前,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正努力响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的号召,积极谋划我省集成电路产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以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作为牵头单位,正在推动嘉兴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未来科技城和有关企业联手,计划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两条8寸芯片生产线和若干条其它小尺寸生产线,其中一期投资20亿元(包括一次性建成两条8寸芯片生产线土建工程),目前已进入项目的商务谈判阶段。浙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充满希望。

业界动态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4年会在香港科学园隆重召开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4年会暨中国内地与香港集成电路产业协作发展高峰论坛于2014年12月11日在香港科学园隆重召开。今年是中国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前身为ICCAD联谊会)成立20周年,这也是第一次在大陆以外的城市举行集成电路设计年会。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与香港科技园等部门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多个主管部门、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14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本次年会以“借纲要东风,促进设计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为主题,分为高峰论坛、专题研讨与厂商展览三部分。来自EDA、晶圆厂、设计公司、封测厂以及高校和研究所的行业精英与专家学者们就如何做大做强中国IC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会议中产业并购、物联网与先进制程演化等成为热门话题。

 

紫光赵伟国:2020年集团IC年产值誓达100亿美元
来源: 中国电子报

芯片是事业,其他是生意
紫光集团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致力发展成为世界前列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紫光集团的业务除了集成电路之外,还有其他几大板块,包括生命健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教地产和金融投资等。把这些业务进行一个定位,那就是“芯片是事业,其他是生意”。“生意”也很重要,紫光集团的集成电路产业相比国际巨头还很弱小,企业赢利能力不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生意”的支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其发展“事业”。具体到集成电路方面,紫光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3的芯片巨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紫光集团从2014年到2020年将直接投资300亿元,力争使整个集团的集成电路年产值,从2014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00亿美元。
分析集成电路的行业特性,可以用高资本、高智力和高劳动密集型加以概括。在这样的行业中要想健康发展下去,必须要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充足的人力资本作智力保证以及适当可行的产品市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移动芯片将是紫光集团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移动芯片市场,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紫光集团将全力以赴、寸土必争。目前,紫光最大的客户是三星电子,国内主要智能手机厂商都是紫光的客户或者潜在的客户。移动芯片市场已经相对成熟,虽然全球市场上的主要企业不过3~5家,但是竞争十分惨烈。竞争策略没有更多取巧之处,只有更快速地推出产品,并且产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便宜的价格。目前紫光主要还是采取“跟随战略”,如果把高通公司比成奔驰和宝马,联发科相当于奥迪,紫光相当于帕萨特。看起来什么也不缺,可在用户眼中总觉得“差上一块”。所以,紫光还是应当更多地像高通、联发科学习,特别是联发科,紫光要更多地研究它、学习它。
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紫光集团也很关注,但这个市场现在还不足够大,可穿戴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实用价值现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在自身还不足够强大的时候,紫光的策略是,在相对较强的领域尽量做得更好,以使自己更加完善和强大起来,在一些前景存在较不确定性的领域要慎重,在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的时候,不能操之过急。
但是,这不排除紫光积极跟踪一些新兴领域的技术发展,比如5G通信标准、下一代数字电视芯片,紫光都在参与,进行技术储备,形成更多的专利包。希望到2020年,紫光集团能够形成更宽更合理的产品布局,产值达到100亿美元,其中基于移动市场的占50%,另一半来自非移动市场。
外界也很关注紫光集团A股整体上市的情况。这方面的工作紫光集团是正在做,但是这并不是紫光当前工作的重点。企业追求上市的原因无非是财务套现、增加知名度、融资等。这些对紫光来讲目前都不是特别迫切。
扩张式合并
紫光集团对展讯和锐迪科的收购工作,目前已经全部完成,现在两家企业运转情况良好。与收购前相比,现在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全都有所增长,今年两家企业的出货量预计合计将达5.5亿颗芯片,应用于3亿多部手机之上,其中2亿多部为智能手机。两家企业的年产值将达17亿美元。
展讯与锐迪科两家公司最终是要实现合并的,但需采取一种慢速的方式。另外它们的合并与一般的企业并购也不相同,确切地说,应当是一种“扩张式合并”。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人力资源是一家公司发展的关键。紫光集团对两家公司是“扩张式”的,一方面,重金投入研发,在全球延揽人才,给团队利益,在提升管理的同时让团队保持激情与活力;另一方面还将和若干大学合作,建立通信微电子学院,建立世界级的清华大学通信微电子研究院等,解决长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问题,同时还将强化专利与知识产权,完善国际竞争下的自我保护。2013年的7月份收购之前,展讯员工人数大约是1500人,现在已达3000人,锐迪科差不多是600人,预计到2015年年底两家公司员工总数将增长到5000人左右,计划到2020年增长到2万人的规模。
与英特尔“纯投资性”合作
紫光与英特尔的合作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但不妨把这次合作视为一次“纯投资性”行为。就纯商业投资角度来看,展讯与锐迪科在中国本土芯片公司中是十分国际化的公司,无论是客户群的组成,还是人员结构;与此同时,它们又对中国市场有着很好的把控,无论是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是市场反应速度和响应能力。而中国又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中心和最大的市场。从任何角度来说,这两家公司都是很好的投资对象。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英特尔不是自己去做移动芯片,而是在1985年高通成立之际投资了高通公司,今天会怎样?有的时候,对于一家企业来讲,一项聪明的投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至于展讯与锐迪科两家公司,目前的产品线全部是基于ARM构架的,未来也将主要基于ARM构架。我们首先要把ARM架构做得更好,甚至研究开发软核层面的设计,以求彻底掌握其中的内涵。但是不排除与英特尔一起,就x86架构进行某些探索。英特尔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大量的技术积累,用好这些资源对紫光是有利的,关键是如何整合,为最终目标服务。
做比民营企业更凶悍的国有企业
就企业性质来看,紫光集团属于国有控股企业,但是紫光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紫光是一家比民营企业更加凶悍的国有企业。在企业机制与文化上,紫光集团应当做到既具有本土雄心,又具有全球视野,发展成为一家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国际化企业。
应和这一文化战略,紫光集团的人才机制应当是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厚待;管理机制应做到扁平化,精兵简政,具有一切为了前线的精神;应形成企业文化,由业绩说话,人际关系简单;在利益机制上,要对能开疆破土者进行重奖;在决策机制上,做到解放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谨慎操作,快速行动;对干部素质的要求是拥有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具有使命感和上进心,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执行力。

 

美媒:中国海外收购 芯片替换石油
来源: 环球时报

为满足经济需求,中国一直热衷收购天然气和石油,如今这种好胃口正开始让位于大多数人的囊中之物:半导体。彭博社数据表明,过去18个月来,中资企业已斥资近50亿美元参与5项与芯片业有关的重大收购活动,且大都获得政府融资。
随着手机用户量接近13亿的中国正想方设法打造国内芯片产业,并降低对台湾、美韩等境外进口产品的依赖,这股收购潮尚无任何放缓迹象。此类财大气粗的收购可能意味着,上述国家及地区的中小芯片企业将面临更严酷竞争。
“中国不希望再依赖任何人”,摩根大通中国科技投资银行业务的负责人米歇尔•陈表示,“他们渴望打造本国的知识产权,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麦肯锡预测,未来5至10年,为提振国内市场并帮助私企在国内外开展收购,北京将提供高达1万亿元的融资。
中国是芯片业的大客户,约占世界总需求的45%。据麦肯锡今年8月的报告和中国海关2012年以来的统计,中国90%以上的此类需求依赖进口。去年的相关进口价值2320亿美元,同比增长35%,已超过石油进口总额。
分析人士称,该行业的美国和台湾中小公司,将很难与新兴的中国大陆企业进行竞争。台湾分析人士徐成说,“大陆人来势汹汹,不仅正吃光低端市场竞争者们的午餐,如今还在向上攀升。”今年6月,中国提出到明年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销售将超3500亿元,销售增速达到全球平均增速的4倍。中国媒体称,国产芯片产业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要务之一。花旗集团亚洲科技投资业务负责人詹姆斯•佩里说,北京显然正为加强国内半导体产业而实施战略推动。
中国大举收购芯片企业与收购海外油气资源骤减形成鲜明对照。中国今年的能源资产收购规模将降至94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
英特尔中国区前高管克里斯•托马斯表示,与此前试图打造国内产业相比,中国如今的收购半导体资产行为更有条理性,“直接受到国务院的监管,此举旨在让私企人才帮助政府有效花钱。”

 

可穿戴设备芯片八大主流供应商实力对比
来源: 国际工业自动化网

2014年,可穿戴设备绝对是科技界的热点之一,尽管可穿戴市场还没有真正起飞,但各大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可穿戴市场中占得一席在新一轮的可穿戴设备芯片战引爆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主流的几家可穿戴设备芯片供应商情况如何。
1、TI(德州仪器)
产品线:MCU,Sensor,BT,Wifi,微投DLP,无线充电,电源管理
优势:产品线、客户资源丰富,本地支持较好。
不足:除CC2540/41应用较多外,其他产品用在可穿戴市场不多或还未有应用。
策略:早前推出SensorTag应用于无线传感应用,未来继续推出更多产品针对IOT应用。
2、Broadcom(博通)
产品线:BT(SOC),Wifi,GPS,NFC,SmartBridge,实现BT和Wifi互联转   换,无线充电,应用处理器AP
优势:产品线、客户资源丰富,无线连接市场优势明显。
不足:缺乏传感类产品。
策略:定位做可穿戴Turnkey方案商。与香港科技大学、InvenSense等公司合作,加强产品之间协同合作,你如算法和SDX。
3、Silicon Labs
产品线:MCU,Sensor(温湿度,UV)
优势:MCU低功耗,产品成功案例较多。
不足:除低功耗MCU,其他产品应用不多。
策略:补充完善可穿戴产品线,SoC产品即将推出。
4、ST(意法半导体)
产品线:MCU,Sensor
优势:可穿戴布局较早,MCU客户基础好,惯性传感器技术领先,被多家国际品牌采用,环境传感器也已量产。
不足:缺乏无线连接类产品。
策略:ST有全线MCU和传感器产品,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提供不同方案。下一步产品方向,集成度更好,尺寸、功耗更小。
5、Freescale(飞思卡尔半导体)
产品线:MCU,Sensor,SensorHub(MCU+G)
优势:MCU和Sensor产品多样。
不足:入局较晚,方案/价格缺乏竞争。
策略:虽已有客户出货,未来走向不太明朗。
6、Rohm(罗姆株式会社)
产品线:MCU,Sensor,BT
优势:产品线丰富,提供低功耗MCU和BT,红外/可见光传感器,子公司Kionix   提升MEMS传感器。
不足:国内客户资源较少。
策略:海外已有可穿戴商业案例,国内尚需积极推动。
7、Microchip(微芯)
产品线:MCU,BT,存储,触控、手势识别
优势:产品线丰富,在传统领域如汽车、工业、医疗及消费类市场都有涉及,正通过积极收购布局物联网。
不足:暂时未在可穿戴上有所动作。
策略:Microchip已经在嵌入式领域拥有微控制器、模拟混合IC、存储IP以及Wifi、蓝牙模组(外购)等产品,通过收购台湾创杰补充BT产品,布局物联网领域。
8、Atmel
产品线:MCU,触控、IR,RFID,Wifi
优势:产品线丰富,一旦物联网和可穿戴应用起量,潜在机会很大。
不足:暂时未在可穿戴上有所动作。
策略:Atmel借助Arduino的普及在创客社区比较活跃,但认为目前可穿戴市场不成熟,缺乏创新和时尚元素,暂时没有大动作。

通知公告

1、关于开展杭州市专利试点(示范)企业申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
请见杭州高新区网站:http://www.hhtz.gov.cn/ 《科技信息》栏
2、转发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5年网上技术市场成交或竞价(拍卖)产业化项目经费补助申报工作的通知
请见杭州高新区网站:http://www.hhtz.gov.cn/ 《科技信息》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