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期
更新时间:2016-07-01 12:00:00 来源:

本期导读:高新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进士兰微  深入学习集成电路产业;矽力杰科技成果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矽力杰1.05亿美元收购美信两部门;2015年度集成电路产业十大新闻;中国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规模分析;上海打造集成电路基金 张江高科园区企业将受益;高新区关于申报2015年度服务外包发展资金通知;高新区企业创新人才公寓公开配租方案(2015年度第二期);征集2016年市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

本地要闻

高新区四套班子领导走进士兰微深入学习集成电路产业

时至2015年末,杭州市高新区(滨江)“走进高新企业,当好高新人”专题学习活动在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高新区四套班子领导与有关部门、各街道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士兰微公司董事长陈向东作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专题讲座。
陈向东从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讲起,通过大量数据和案例详细回顾了集成电路的技术特点和产业发展史,介绍了集成电路发展对电子技术的影响和自身发展趋势,展示了士兰微电子的最新研发产品和技术成果。在场领导感触颇深,并参观了士兰微电子产品测试工厂。
士兰微电子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境内上市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公司的技术与产品涵盖了消费类产品的众多领域,在特殊工艺尤其是高压集成电路工艺领域已取得了国内领先的技术与产品研发成果。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活动,与会领导对集成电路产业有了更深入了解,对贯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进一步推进我区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技术全产业链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今年杭州市高新区(滨江) “走进高新企业,当好高新人”专题学习活动的一部分。

 

矽力杰科技成果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报的《关于2015年杭州市科学进步奖授奖的请示》(杭科计【2015】248号)全市共有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5年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 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高可靠LED驱动管理芯片”项目获得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矽力杰1.05亿美元收购美信两部门

半导体业续吹整并风,模拟集成电路厂商矽力杰12月31日公告,拟斥资1.05亿美元向美商Maxim Integrated(美信)购买智能电表与能源监控业务部门,将能扩增产品线、挹注营收,并带来欧美客群。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1/285174.htm
由于美信已有30几年历史,在欧美市场布局完整,矽力杰一直以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等亚洲市场为主要布局重点,纳入美信的智慧电表和能源监控部门后,将扩大矽力杰销售管道。此案预定本季交割付款,对公司第2季业绩贡献显着。
矽力杰昨天召开董事会,通过斥资1.05亿美元向美信购买智慧电表与能源监控业务部门,取得包含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以及IP、客户等无形资产。矽力杰为IC设计族群的股后,仅次于力旺,昨日封关收盘340元,下滑8元。
矽力杰指出,此次购买该部门,金额占矽力杰整体资产74.4%,占归属于母公司资产82.7%,取得后将可扩增产品线,并获得新客户,预计第1季交割付款。
目前矽力营收仍以消费性电子产品占多数,去年上半年达39.7%,其次是工业用产品,占比40.5%,信息产品16.45%,网络通信产品3.37%。
法人认为,在并入美信智慧电表与能源监控部门后,将有助提高矽力杰的工业相关产品营收比重。
不过,因双方尚未正式签约,矽力杰并未揭露美信智慧电表、能源监控部门的营收、获利及人员等详细资讯,仅确定最快第1季完成并购案。

业界动态

2015年度集成电路产业十大新闻
来源:中国电子报

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可谓大事不断。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与转折期,大规模的并购案不断发生,强强联合成为新常态;在中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相继组织实施,为中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正在提升。总之,中国集成电路进入一个全面爆发的阶段,有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新年伊始之际,中国电子报社盘点“2015年集成电路十大新闻事件”,总结梳理,展望未来。
1、大基金发力,加速集成电路产业与资本结合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设立后,募集资金超过1300亿元,决策通过十几个投资项目,有效带动了国内资本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关注与投入。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通富微电收购AMD封测厂、对中芯国际的增资扩股等项目都得到了大基金的支持。在大基金的带动下,多个地方政府也设立了地方版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包括北京市设立3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上海市启动100亿元的上海武岳峰集成电路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四川省信息安全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首期规模约为100亿~120亿元等,总体资金量与大基金相同。
点评:任何一项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成熟都离不开创新链、产业链与金融链的合力推进,而且缺一不可。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成立,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有效激活了集成电路产业的金融链。今年我国集成电路业界之所以能够掀起并购整合热潮,除了国际大背景外,国内资金瓶颈的解决也是功不可没的。
2、紫光启动大举入股并购行动,布局“从芯到云”战略
2015年5月,紫光与惠普签订股权收购协议,收购惠普旗下新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9月,紫光投资38亿美元,持有西部数据1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11月,紫光集团以6亿美元投资入股台湾力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力成约25%的股份,成为力成最大股东。
12月,紫光分别投入17亿美元与3.7亿美元入股台湾地区另外两家封装测试厂矽品和南茂科技,分别成为这两家封测厂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点评:这是紫光继去年收购展讯、锐迪科之后,通过资本整合高科技公司的新举措。资本热是2015年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一大特点。如果要在其中选取一个代表,则非紫光莫属。其大手笔以及频频出手,在台湾行业内已有“伟国旋风”之称。而这些大动作的背后,则是紫光集团“从芯到云”的发展战略。
3、北京闪胜成功收购芯成半导体,中国资本拉开海外并购大幕
2015年12月8日,芯成半导体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这意味以北京闪胜为代表的中国资本联合体对芯成半导体的收购案在历经9个月的纷扰之后,终于尘埃落定。除此之外,2015年中国资本对海外集成电路公司的收购还有多起,包括清芯华创收购豪威科技、建广资本收购恩智浦PFPower部门、清芯华创联合华润微电子向美国仙童半导体发出收购要约等。
点评:本轮海外收购潮可以溯源至美国纳斯达克的中概股公司大举退市。随着优质分司被瓜分,中国资本又将目光盯到了真正的海外半导体公司身上。然而,与中概股不同,并购海外公司整个过程要复杂得多。现在只是大幕开启的阶段,以后还将经历更多的艰辛,也考验着从业人员的智慧。这其中既有成功,也会有失败。
4、长电、通富微电启动海外并购,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封测基地
长电科技以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星科金朋公司。星科金朋总部位于新加坡,按照2013年数据,营收全球排名第4位、市场份额6.4%。长电科技+星科金朋将成为仅次于日月光和安靠的全球第三大封测厂,全球市场份额9.8%。通富微电出资约3.7亿美元收购AMD旗下的苏州厂和马来西亚槟城厂。AMD苏州和AMD槟城主要从事高端集成电路封测业务,主要产品包括CPU、GPU、APU以及Gaming Console Chip等。
点评:封测是中国最有希望先期赶上的产业环节,并购则是加快这一进程的有力手段。而且这两项并购案,双方的现有业务相辅相成,相互支持,不仅是技术有利长期发展,还有助于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发挥“1+1>2”的效果。
5、英特尔大连建新型存储器厂,晶圆制造投资活跃
英特尔公司2015年10月21日正式对外宣布,将其与美光合资开发的最新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引入中国,并在辽宁大连投资55亿美元,升级原有的英特尔大连工厂以生产非易失性存储设备。项目将于2016年年底实现正式投产。英特尔在2007年宣布投资建造大连工厂,并于2010年正式投产,成为其在亚洲唯一的晶圆制造工厂。此次投资计划是英特尔迄今在中国的最大一笔投资。
点评:非易失性存储芯片是指在断电情况下,依旧能保存数据的芯片。非易失性存储芯片包括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闪存芯片,在数据中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发展其有战略意义。除英特尔升级改造大连厂外,2015年中国在晶圆制造方面的投资也很活跃,包括力晶投资在合肥建12英寸晶圆厂、中芯国际在北京建B3生产线(12英寸)、台积电计划在南京建12英寸晶圆厂等。同时,全球半导体业主要厂商几乎都聚在中国建厂,对本土制造企业是一个挑战。
6、力晶合肥建12英寸合资厂,台晶圆代工加快西进步伐
2015年6月,台湾半导体厂力晶宣布与安徽合肥有关方面签署合作协议,合资成立合肥晶合集成电路公司,在合肥新区设立月产能4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投资金额达135.3亿元,初期锁定LCD驱动IC代工。
力晶表示,将逐步以少量资金和技术作价方式参股,在当地投入0.15、0.11微米与90纳米制程,争取逻辑代工商机。
点评:这也是继联电后,我国台湾地区第二家在大陆合资设立的12英寸厂,未来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台积电也有望在南京独资设立一家12英寸厂,导入的可能是先进的16纳米工艺。看重大陆的市场和资源,是台厂本轮投资热潮的主要原因。想要发展集成电路,自主的核心技术实力必然不可或缺。大陆有关方面也应借合资之机,学到技术,做强产业。
7、迈向主流高端工艺节点,中芯、华力双双突破28纳米工艺
2015年8月,中芯国际宣布28纳米产品实现量产。其首先量产的是Poly-SiN工艺,下一步集中在HKMG工艺,量产主要在北京和上海的12英寸晶圆厂进行。12月,上海华力微电子宣布28纳米工艺开发目前已经试产,2016年有望量产。华力微电子目前开发的工艺平台为PolySiON,未来亦将开发HKMG平台。
点评:随着28纳米工艺技术的成熟,28纳米工艺产品市场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9.6%,且这种高增长态势将持续到2017年。因成本原因,14/16纳米不会迅速成为主流。28纳米工艺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作为高端主流的工艺节点。中国代工企业在这一工艺节点上取得突破,在市场拓展与技术推进上均有重要意义。
8、中芯、华为、imec、高通签约,面向14纳米创新研发模式
2015年6月,中芯国际与华为、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高通签约,共同投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开发下一代CMOS逻辑工艺,打造中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研发平台。该公司由中芯国际控股,华为、imec、高通各占一定股比,目前以14纳米先进逻辑工艺研发为主。
点评:此项目是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与国际业界公司、研究机构合作模式上的重大突破,充分整合了优势资源。以企业为主导创新,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最及时有效的研发与生产;让无晶圆半导体厂商以股东身份加入到工艺的研发过程中,可显著缩短产品开发流程,加快先进工艺节点投片时间。该公司在第一阶段着力研发14纳米CMOS量产技术。研发将在中芯国际的生产线上进行。
9、国产北斗芯片研发成功,亿级北斗应用市场有了“中国芯”
展讯通信、海思半导体、联芯科技等国内主要IC设计企业,均已成功研发出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这意味着在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上将可大量安装国产芯片。2016年年初安装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多模导航芯片的智能手机将大量面世,促使北斗应用进入千万量级,乃至亿级市场。
点评:自从2012年年底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国产北斗导航芯片多数应用于交通、气象、渔业、公安、导政、林业等行业领域,在最具广泛用户基础的消费电子市场尚属缺位。量大面广的智能手机厂商采用的多模导航芯片(包括北斗)均出自高通、MTK、博通等国际芯片厂商。国内主要移动通信IC设计企业开发出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意味着国产北斗芯片的产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0、龙芯发布新一代产品,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全新一代产品,其中的重点包括:龙芯自主指令系统“LoongISA”、龙芯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架构“GS464E”、新一代处理器“龙芯3A2000”、“龙芯3B2000”以及龙芯基础软硬件标准及社区版操作系统“LOONGNIX”。这些产品的发布,以及未来的量产与应用,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龙芯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
点评:尽管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是在通信SoC芯片的设计开发上。然而,核心处理器基本上还是ARM公司提供的IP内核,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漏洞等问题。此外,龙芯不仅发布了自主指令集、自主架构以及基于龙芯的操作系统,而且解决了产业化瓶颈,对未来的意义极为重大。

 

中国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规模分析
来源:同花顺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10日透露,我国目前已建或在建的地方性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总额,已接近1400亿元。
魏少军在天津召开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5年会暨天津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说,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大基金。这一重大举措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不可多得的良好发展环境。
大基金成立以来,已经投资了深圳中兴微电子、湖南国科微电子、珠海艾派克、展讯通信、北斗星通等5家设计企业。另外还有多家企业得到了大基金的关注,可望在未来获得大基金的支持。
“各地地方政府在《纲要》的指引下,也在积极筹建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魏少军说,目前已经或正在建立的地方性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总额已经接近1400亿元。预期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会投向集成电路设计。“长期以来,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缺乏投资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缓解。”
2015年1至9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2540.5亿元,同比增长19.5%。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

 

上海打造集成电路基金 张江高科园区企业将受益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北京)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近期表示,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分为三个基金,政府资金将扮演种子的角色,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具体来说,就是按“3+1+1”的格局设立三个行业基金。最大规模的是总额300亿元的集成电路制造基金,主要用来支持在沪兴建新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并支持光刻机、刻蚀机等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另两个基金的规模稍小,都是100亿元,一个专注于投资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另一个用来并购海内外优秀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周波表示,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将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原则,根据不同产业特点,政府资金将发挥不同的作用。
根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统计,在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中,来自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张江高科技园区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相对最为完整的产业园区。截至2015年底,协会中来自张江的企业已达170家。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设立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制造、设计、装备这三类企业必将是利好。
此外,早在2015年6月,张江高科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2亿元认缴武岳峰集成电路基金6.67%,成为其有限合伙人。据了解,武岳峰集成电路基金是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的人民币、美元双币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设立以后,将锁定全球范围内的集成电路产业的优质资源,寻找在美国、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国的产业并购目标,同步配合与中国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整合;该基金主要以并购方式投资国内外处于高速成长中后期的企业,或者在境外资本市场上被低估的成熟期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整合,并选择合适的资本退出渠道完成退出。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总部放在了张江
在各种政策利好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总部选择在了张江区域内。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于2015年12月出资成立中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芯控股”)。中芯控股已获上海市政府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将承担中芯国际大陆地区总部管理职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张江高科获悉,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已与中芯控股签订《收购框架协议》,将“张东商务中心”物业1号楼出售给中芯控股,该楼将作为中芯国际的总部办公大楼。资料显示,中芯控股法定代表人为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邱慈云,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是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中芯国际在浦东建有一座300mm晶圆厂和一座200mm超大规模晶圆厂;在北京建有一座300mm超大规模晶圆厂,一座控股的300mm先进制程晶圆厂正在开发中;在天津和深圳各建有一座200mm晶圆厂。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行销办事处,同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代表处。中芯国际透露,根据目前计划,上海总部将统筹国内各公司运营。
中芯国际首席财务官兼战略规划执行副总裁高永岗表示:“成立地区总部,是中芯国际战略发展的需要。中芯国际起步于上海,选择上海作为地区总部有历史积淀、地缘优势、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中芯控股将充分发挥总部功能,高效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企业以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我国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总额已达1400亿元
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每年进口芯片超过2000亿美元。为提高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水平,把握产业自主权,过去两年,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成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这一重大举措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不可多得的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在2015设计业年会上作的报告,我国目前已建或在建的地方性集成电路投资基金总额,已达1400亿元,其中包括北京市建立的300亿元基金,上海建立的500亿元基金,武汉正在筹建的300亿元基金和厦门市正在筹建的300亿元基金等。
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颁布的引导鼓舞下,上海集成电路领域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继续产业发展领头羊地位。有数据显示,2015年前10个月,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实现销售收入超过712亿元,同比增长近14%。

通知公告

1、杭州高新区(滨江)关于申报2015年度服务外包发展资金的通知
请见高新区网站:http://www.hhtz.gov.cn《通知公告》栏
2、杭州高新区(滨江)企业创业创新人才公寓公开配租方案(2015年度第二期)
请见高新区网站:http://www.hhtz.gov.cn《科技信息》栏
3、关于征集2016年市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
请见高新区网站:http://www.hhtz.gov.cn《科技信息》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