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4-25日,2016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北京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召开。会议以“智能时代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为主题,围绕高速光网、5G 通信标准、物联网与智能硬件、 工业 4.0 与人工智能、 “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等集成电路技术深入研讨与交流。
参加会议的主要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明,工信部电子信息司集成电路处处长任爱光,海淀区副区长李长萍,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总裁丁文武,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严晓浪,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秘书长程晋格,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王映民,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吴华强,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迪军,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教授,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程旭教授,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等。
华澜微副总裁周斌也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发表了题为《硬盘控制器芯片国产化和信息安全》的主题演讲,周斌与在座的专家们一起分享了华澜微在我国半导体专家邓先灿先生的指导下成立成长的历史,从早在世纪初通过中国普天提交中国第一个移动存储标准建言,到2011年在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的指引下成立公司,2011年协助中国半导体协会理事会会议,2013年规模化量产我国第一颗固态硬盘控制器,2014年量产超过百万颗,2016年存储芯片出货将会超过1200万颗的成长历程,周斌还从硬盘存储的应用以及产业环境出发,阐述了国内化产业应用环境中硬盘的大致生态链,他认为在目前的硬盘生态下,中国已经不可能重新部署传统磁介质硬盘,但在固态硬盘重新引领应用的潮流中,国家领导人已经敏锐的捕捉到这一信息,从紫光、武汉新芯的布局中已经可见一斑,除了存储器芯片之外,存储控制器也是这一环节中的重要部件,华澜微成立几年来,已经有了固态硬盘以及桥接芯片的产品线,并在应用中加入了很强的国产元素商密算法,而在未来,华澜微将会在云端存储的高端存储布局switch交换存储芯片,同样会加入商密算法等,华澜微帮助客户解决了存储与信息安全结合的一系列问题,也分享了华澜微在固态硬盘控制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以及问题,并表达了希望能够更好推动固态硬盘控制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产化率的愿望。希望能够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存储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建设、国产应用系统环境以及与上下游厂商一起共建更多产业应用、帮助客户解决根本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周斌以“斯诺登事件”和“方程式病毒”为引,通过分析国内外硬盘产业现状,表达了目前在硬盘产业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以华澜微自主可控硬盘控制器为例,分享了华澜微在固态硬盘控制器、硬盘桥接芯片以及数据中心高端存储交换芯片的产品规划,分享了华澜微在各类存储控制器芯片中通过硬件实现高速国产加密算法,综合各类信息安全应用,配合相关国内CPU厂商龙芯、飞腾、神威和操作系统厂商中标麒麟、银河麒麟以及国产昆仑BIOS,国产计算机厂家、国产加固电脑等一系列厂商的配合,打造全国产化应用,为我国相关领域提供了更好的应用解决方案。并跟与会专家交流了华澜微应用过程中理解的国内外标准建设方面的差距,呼吁业界同仁一起从标准建设,应用开发等方面解决国产化系统应用规模化的问题,为全国产应用的进一步规模化提出了华澜微自己的建议。华澜微愿意与各位业界同仁一起从分享引用,分享专利和开放接口等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和努力。
本次研讨会上,周斌先生还与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教授,北京大学程旭教授,大唐电信首席科学家刘迪军先生,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任奇伟先生一起就“智能时代的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为题进行了讨论,为我国后摩尔时代的智能化建设一起建言献策。